醫療與康復

融合智慧科技,革新照護與復健

Physical AI 在醫療與康復

Physical AI 在醫療與康復領域,是指將人工智慧的能力與實際實體世界的醫療設備、機器人、感測器和照護環境深度結合,使其能夠感知患者狀態、理解醫療需求、自主決策並執行精準的實體干預。這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與精準度,更為患者帶來了更個性化、便捷且有效的治療與復健方案。

醫療領域的AI機器人

AI 驅動的機器人正在重塑醫療照護與復健的模式。

Physical AI 在醫療與康復的應用與無限可能

Physical AI 的應用潛力巨大,其「無限可能」體現在以下幾個關鍵領域:

1. 智慧手術與精準醫療

AI手術機器人與診斷

精準的手術機器人與智慧診斷系統提升醫療品質。

2. 智慧康復與輔助科技

3. 醫院營運與遠程監護

4. 藥物研發與個性化治療

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

要深入掌握 Physical AI 在醫療與康復中的應用,需要結合醫學知識、軟體 (AI、數據) 和硬體 (機器人、感測器) 的跨領域專業技能。以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:

醫療AI課程地圖

從基礎學科到醫療應用,打造 Physical AI 專業知識體系。

階段一:基礎醫學與程式設計

  • 1.1 醫學科學概論: 人體解剖學、生理學基礎、常見疾病概論、醫療倫理與法規。
  • 1.2 康復醫學基礎: 康復評估、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輔具科學基礎。
  • 1.3 程式設計基礎: 數據結構、演算法、物件導向程式設計。Python 於 AI 與數據分析,C++ 於即時控制與嵌入式系統。
  • 1.4 基礎數學與統計學: 線性代數、微積分、機率論、生物統計學,AI 演算法與數據分析的數學基礎。

階段二:人工智慧與生物醫學感測

  • 2.1 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:
    • 機器學習: 監督式學習(分類、迴歸)、非監督式學習、強化學習基礎。
    • 深度學習: 卷積神經網路 (CNN) 於醫學影像分析、循環神經網路 (RNN) 於生理信號處理。
  • 2.2 醫學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: 醫學影像格式、分割、配準、重建、病灶檢測與量化。
  • 2.3 生物醫學感測器與信號處理: 生理信號(心電、腦電、肌電)採集與分析、穿戴式感測器技術、數據噪聲處理。
  • 2.4 醫療大數據與資訊學: 電子健康記錄 (EHR)、醫學影像數據集、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。

階段三:機器人學與智慧醫療設備

  • 3.1 醫療機器人學: 機器人運動學、動力學、人機互動、安全規範、醫療機器人分類(手術、康復、服務機器人)。
  • 3.2 嵌入式系統與硬體控制: 微控制器(如 ARM 處理器)程式設計、實時操作系統、馬達控制、感測器介面。
  • 3.3 生物力學與康復工程: 人體運動學、步態分析、外骨骼與義肢設計原理。
  • 3.4 醫學儀器與設備原理: 常見診斷與治療設備的工作原理,與 AI 結合的潛力。
  • 3.5 機器人作業系統 (ROS) / 醫療物聯網平台: 用於機器人控制、數據整合與通訊。

階段四:臨床應用與整合實踐

  • 4.1 智慧手術系統開發: 手術導航、力回饋、術中決策支援的 AI 應用。
  • 4.2 智慧康復訓練系統設計: 基於 AI 的個性化康復方案、虛擬現實/增強現實 (VR/AR) 在康復中的應用。
  • 4.3 智慧健康監測與預警系統: 穿戴設備數據分析、異常檢測、預防性介入。
  • 4.4 智慧醫院營運與自動化: 醫療物流、感染控制、藥房自動化中的機器人與 AI。
  • 4.5 醫療 AI 倫理與法規: 數據隱私、演算法偏見、責任歸屬、FDA/CE 認證流程。
  • 4.6 專案實作與臨床案例分析: 開發一個小型醫療或康復 Physical AI 系統原型、分析實際醫療機構的成功案例。

跨領域的學習與實踐,培養未來醫療的 Physical AI 專家。